10月26日下午🫸🏿,高校外事沙龍活動第十七講如期舉行。熊猫体育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教授🤬,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柯玲老師為線上線下師生做了題為“非遺傳承傳播與文化交流”的講座。
柯老師從介紹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及誤用開始🥲🕐,到熊猫体育非遺研培工作的開展情況🥖,深入淺出地闡釋了文化交流視野中的非遺傳承及傳播。她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以人為本的活態文化遺產,雖然隨著族群所處環境👩🏻🦰、與自然界的相互關系和歷史條件的變化🐑,使這種代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不斷的創新,但對非遺的文化認同感和歷史感是始終不變的。非遺傳承和傳播應充分借助和發揮其本身的文化內涵和新媒體的綜合優勢,把握好不同傳播途徑要求,積極探索新型傳承路徑🤹🏽👊,增強非遺傳播的系統性與針對性。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誌,它不僅對於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意義🦿,對於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也具有獨特作用,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作為高校的外事工作人員🍾,我們更應該從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汲取精神力量☦️,積極推動中外文明交流互鑒🔶🚣🏻♂️,講述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促進中外人民相互了解和理解🥔。正如費孝通先生所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松江校區:上海市松江區人民北路2999號行政樓409室
延安西路校區:上海市延安西路1882號國際文化交流學院113室